通知公告

2025年度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报通知 ( 2025年09月28日 )

wechat_2025-09-28_143844_905.png

各有关单位:

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报即日启动。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,重点挖掘优秀“出海”作品与活动,并关注支持优秀“引进来”项目,注重面向海外主流社会、主流人群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,不断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、扩大上海城市国际影响力。项目评审立足发挥专项工作的牵引作用,坚持以国际传播实际效果为标准,以精准传播、有效触达、创新表现为原则,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,推进中国故事和上海声音的全球化表达、区域化表达、分众化表达。

根据2025年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报指南,现就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支持方向

聚焦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,重点鼓励与支持中华文化优秀作品国际推广、重点鼓励与支持在海外开展国际人文交流;鼓励与支持通过新渠道、新方式、新表达“出海”的优秀作品与活动;鼓励与支持通过互联网国际传播平台,进一步展现中国机遇、上海活力。

(一)践行全球文明倡议

发挥上海作为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优势,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、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切入,用国际语言演绎和展现当代优秀中华文化,根据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、受众审美习惯开展精准传播,立足全球视角开展中外人文对话互鉴,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创新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叙述和表达。

(二)上海形象世界推广

立足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,紧扣“五个中心”建设、高水平改革开放、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中心任务,结合各自领域发展成果和资源优势,着力推动上海与世界交流互鉴合作,增强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,不断推进上海城市形象品牌建设,积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城市形象和上海文化品牌。

(三)全球叙事能力建设

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、新范畴、新表达,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,进一步完善中华文化海外推广渠道,打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平台与品牌标识;用好上海文化资源、紧扣国际关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,积极主动展现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认同。

(四)推动中外民心相通

鼓励全社会参与,加强网络新生代与新媒体赋能作用,吸引外国“Z世代”群体,外国政商界人士、媒体人士、智库专家、旅游达人、海外大V、网络名人、海外华人华侨等,中外共创民心相通好作品好项目,共同助力中国故事、上海形象走进海外主流社会主流人群。

二、支持类别

以探索打造进入海外主流文化领域、文化市场的上海路径为目标,着力找寻中外文化“最大公约数”,创新国际传播推动中外共情共鸣。

(一)网络文娱

支持反映中华优秀文化IP的网络文学、网络剧、网络游戏等赴海外推广、“破圈”传播,支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竞平台或电竞赛事相关活动的国际传播。

(二)出版影视

支持展示优秀中华文化的出版物、电影、电视剧、动画片、广播剧等项目的对外翻译推介和海外重点渠道发行、参展、播映等。

(三)舞台艺术

支持戏剧、曲艺、音乐、舞蹈、杂技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赴海外进行商业演出或重要交流演出,创新开展国际传播。

(四)美术文博

支持中国画、漫画、书法、篆刻等美术作品,面向海外创新传播,支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美术或文博展览开展国际传播。

(五)学术交流

支持以学术交流、思想对话等方式开展的各类智库(含民间智库)国际交流项目。

(六)文化活动

支持以体验、传播、推介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,如本市企业、机构等涉外文化推广活动、国际人文交流活动、优秀中华文化或上海城市形象主题推广活动等。

(七)其他

其他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项目。

三、申报事项

(一)支持项目

本年度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,支持符合申报条件、达到扶持要求的已完成项目。已完成项目需提供传播效果第三方评估报告。

本年度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,支持符合申报条件、达到扶持要求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项目(计划完成项目)。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需明确已完成部分的国际传播效果、未完成部分的推进计划和结项时间。

目前尚处于筹备、策划、创意阶段的项目暂不予受理。

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,主要支持渠道合作、海外推广(包括但不限于海外主流媒体、主流社交媒体,海外市场推广等)。

(二)评审原则

评审原则分成四类:一、文化交流类评审标准主要为触达受众数量、媒体报道情况(含大众媒体、专业领域媒体等),以及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情况等;二、渠道建设类评审标准主要为覆盖人群、重点展示区域范围、海外合作方相关情况等;三、互联网国际传播评审标准主要为阅读量、点赞量、评论量、转发量等;四、对外文化贸易评审标准主要为成交数量、销售收入等。

(三)支持额度

根据今年度评审结果确定具体支持额度,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%,国际传播支持额度一次性不超过100万。

(四)申报条件

项目申报方须在本市注册并在本市设有办公机构,能够独立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。

以下情况不予受理:一、已经获得市政府投资或市级其它财政性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;二、项目申请方在申请、使用各级政府财政资助中存在严重违约行为;三、项目申请方曾获得过市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,但所获支持项目验收未通过。

四、申报材料提交流程

本年度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报将由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组织报送。请各单位认真审核,确保电子版材料和纸质材料相一致,并派专人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。

电子版材料如下: 

1.《2025年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请表》Word文本格式(见文末附件)

2.与所报送项目相关的电子版附件材料(如,图片、视频、样册等)

纸质版材料如下:

1.《2025年上海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申请表》(双面打印,一式3份,由学校统一盖章)

2.属国际传播产品的,应附样书(册)1份

为配合上海市相关申报工作,电子版、纸质版材料校内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(周一),逾期不予受理。

电子版材料提交邮箱:news@sjtu.edu.cn;发送主题统一格式: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+单位名称+类别+作品名称,例如: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”项目+党委宣传部+国际传播产品+XX形象片

纸质版材料报送地点: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(闵行校区行政A楼211室)

申报联系人:江倩倩、王宁华;联系电话:021-34206264(小号61143、68360)

 

 

党委宣传部

2025年9月28日